文/妖小妖
(识局微信公共账号zhijuzk)
一
形势变化得太快,个人观念要跟上,个人发展计划也亟待相应调整。
什么叫“非必要”?
就是说“不是刚需”,“博士帽不是房子”,“除非无路可走”,不然一定肯定百分之百“那不是最好的路”。
算个经济账,当我们读博时,沉没成本不止是青春,还有学费。高昂投入与毕业后的学历贬值形成令人窒息的对比。
当然也有例外。AI算法博士年薪普遍200万以上,顶尖名校博士能到300万-700万。但那是少数人啊。
二
现在读博面临很多挑战。
教职供需严重失衡。2025年博士毕业生预计突破10万人,而高校教职岗位仅5-6万席。
普通院校博士竞争985教职需顶刊论文加博土后经历,比如杭州某地方院校3个岗位吸引150人厮杀。
科研竞技场已成角斗场。入职后,94%高校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