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哲、占烁(芦哲系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成员)
核心观点
我们选择历史上跨越百年的三个典型的产能调整案例进行分析,来看对供需再平衡有何启示。一是19世纪后期美欧的长期萧条,由于技术进步、新兴产业过度投资,引起产能失衡;二是1929大萧条,政策经历了从不干预到干预的转变;三是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两次去产能,产能政策经历了相反的变化,从干预到不干预。
主要结论如下:
(1)产能失衡存在负反馈循环机制,若不加控制可能持续二三十年。产能失衡容易形成自我强化,如物价下跌→企业利润减少→企业降低劳动成本→居民就业和收入走弱→消费需求下降→物价下跌。因此,依靠市场自发出清的话,可能耗时良久,甚至不乏持续二三十年的案例,如1873-1896年长期萧条、日本失去的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