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5)现场上演了一场特殊直播:智元机器人化身快递员,现场全球直播分拣快递包裹。此前,该公司的4台A2-W轮式机器人已在四川富临精工工厂创下三小时搬运800余个周转箱、34℃高温下作业零失误的纪录。当人形机器人企业不再囿于实验室研发,而是真正走进市场,中国人形机器人也从“技术想象”向“商业验证”逐步迈进。
作为最早开始进行商业化落地尝试的人形机器人企业之一,智元是如何做的,又是如何想的?记者采访了智元机器人通用业务部总裁王闯。
从易到难,不抢人类饭碗
不久前,智元机器人和宇树科技成功中标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人形双足机器人代工服务采购项目,总预算高达1.2405亿元(含税)。这一订单是国内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最大单笔采购。王闯透露,目前第一批机器人已在天津、新疆等地的中国移动省公司试点,主营业务是导览接待。
接待引导、跳舞逗趣、搬运分拣等场景是目前人形机器人领域比较常见的落地场景。有人质疑这些场景“价值过低”,王闯却认为,人形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