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世界的不仅仅只是AI技术本身,而是产品,是产业。”
7月26日,在2025世界大会(WAIC)人工智能终端产业发展论坛上,副总裁抛出这句观点。在业界热衷比拼模型参数、算力规模之时,他更关注的是“AI如何成为真实场景下的解题工具”。
他认为,大模型技术已进入“第四次人工智能浪潮”的深水区,技术能力不断拔高,但关键问题是“如何与产品深度结合,服务真实场景,创造看得见的用户价值”。
赵翔展示了讯飞在教育、、办公等多个终端场景的具体落地成果:AI学习机围绕“测-诊-学-练-评”实现因材施教;语音同传大模型以“90分级别准确率、2秒延迟”,为跨境交流提供实时翻译支持;AI办公本融合离线大模型,可在无网场景生成会议纪要,满足高保密需求。他强调:“我们不是炫技,而是用技术解决真正的问题。”
在智能终端形态上,赵翔将其划分为三类:基础设备(如PC、手机)、可穿戴设备(如眼镜、耳机)、创新形态(如机器人、外骨骼)。但他也指出,“许多硬件产品并不成熟,因为它们没有基于软硬件一体化的技术能力来解决用户刚需。”
“对我来说,真正有价值的产品,是那种‘我发自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