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星期二)消息,国外知名网站的主要内容如下:
《自然》网站(www.nature.com)
同样的卡路里,双倍的肥胖风险?超加工食品的隐藏代价
研究表明,即使在遵循国家健康饮食建议的情况下,摄入超加工食品(UPFs)仍可能影响减肥效果。这项由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团队发表在《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期刊的研究指出,英国等国家的膳食指南普遍忽视了对食品加工方式的关注。
超加工食品是通过工业配方合成的产品,通常含有添加剂,具有价格低、易获取的特点。尽管其高盐高糖成分已被公认为不健康,但加工过程本身也可能对代谢产生影响。
研究团队对55名成年人进行了对照实验:参与者先后接受8周的少加工食品(MPFs)饮食和8周的超加工食品饮食,中间间隔4周正常饮食。两组饮食均符合英国《均衡饮食指南》的营养标准,但参与者可自由控制进食量。结果显示,虽然两种饮食均导致体重下降,但少加工食品组的平均减重(1.84公斤)是超加工食品组(0.88公斤)的两倍以上。此外,少加工食品组还显著降低了体脂率和内脏脂肪水平,并减少了食欲,而超加工食品组未见类似改善。
研究人员分析,超加工食品的质地和结构可能加速进食速度,延缓饱腹感;其添加剂和高温加工过程可能扰乱肠道菌群;此外,包装上的营销宣传也可能误导消费者。堪萨斯大学心理学团队指出,这一发现证明食品加工方式是独立于营养成分的重要政策考量维度。
值得注意的是,超加工食品由于价格低廉且易获取,低收入群体可能更依赖这类食品,从而加剧健康不平等现象。该研究呼吁政策制定者超越传统的营养成分标准,将加工方式纳入公共卫生指导,以推动更有效的饮食健康政策改革。
《科学》网站(www.scien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