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具身智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明确,按照“模型驱动、应用示范、群链协同、开源生态”的总体思路,通过布局重大技术攻关、建设典型应用示范、构建产业特色集群、打造开源优质项目,到2027年,实现具身模型、具身语料等方面核心算法与技术突破不少于20项;建设不少于4个具身智能高质量孵化器,实现百家行业骨干企业集聚、百大创新应用场景落地与百件国际领先产品推广,我市具身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
《方案》提出,优化市级智能算力公共服务平台和市级智能算力资源统筹调度平台,统筹我市现有智算资源,加强算力资源调度与管理,对达到一定算力租用规模的具身智能企业给予最高4000万元/年的算力券支持。
《方案》称,构建特色产业集群。建立市区协同培育机制,以浦东张江为核心承载区,加速具身智能全产业链布局,协同具身智能相关重点区域,形成功能互补、差异化发展的特色产业集群。出台专项政策,加大具身智能首台(套)支持力度。强化产业协同布局,支持创新企业集群联动发展,打造集研发、制造、服务于一体的具身机器人产业集群。加强与长三角区域产业协同,推动企业跨界合作,提升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整合能力。
上海市具身智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家关于加快发展“人工智能+”行动部署,抢抓具身智能发展机遇,加速形成未来产业创新集群生态,全力打造全球具身智能产业创新高地,实现具身智能“模力聚申”,制定本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