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主任医师 马艳良
采写: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宣传中心 钟艳宇
水灾过后,高温高湿环境与污染形成双重健康威胁。肠道感染、皮肤疾病、呼吸道炎症、蚊虫传播疾病及滋生风险激增。洪涝灾害过后,我们该怎么做?本文结合临床医学专家解读与真实案例,系统梳理水灾后四大核心健康风险,以科学防护方法来正确应对。
消化道疾病:守住“入口关”,切断病原传播链
1.洪水增加消化道感染风险
高温暴雨及洪水过后,消化道疾病高发主要源于两方面:
·水被污染:洪水混入污水、粪便,导致井水、自来水受污染,通过喝水、吃饭等“粪-口途径”传播甲肝、霍乱、性痢疾等疾病。
·食物变质:潮湿高温环境让食物易发霉,被污水浸泡的粮食、禽畜肉还会滋生大量细菌(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
2.防护记住“扔、换、煮、慎”四字诀
·这些食物直接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