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31日于重庆举行的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上,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简称“中国汽研”)正式发布了《中国汽车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2025)》。该报告由中国汽研高级专家吴胜男进行深度解读,系统分析了在全球汽车产业格局演变中,中国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全面立体评估框架
报告创新性地构建了“1+1+N”的立体评价体系,旨在全方位衡量产业竞争力。这一框架首先聚焦于汽车产业的综合竞争力评估,其次专项评价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最后则针对产业链关键环节展开细分领域评价。首批纳入评价的关键环节包括动力电池、电驱系统、氢燃料电池汽车、智能座舱、基础软件和汽车芯片,未来还将持续拓展范围。
在构建指标体系时,报告既融合了波特钻石模型、PEST宏观环境分析等经典理论,又紧密结合了汽车产业“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的转型趋势以及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需求。综合竞争力涵盖了五大核心维度:体现技术驱动核心的科技创新竞争力,反映全产业链协同能力的产业体系竞争力,体现政策与基础设施支撑作用的发展环境竞争力,关联市场规模与增长拉动力的经济发展竞争力,以及衡量文化与生态成熟度的汽车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