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薯片成长社,作者:薯片263,原文标题:《35 岁后,我终于敢说“我想要”:中年的 “低欲望”,不是通透,是怕输》,题图来自:AI生成
深夜12点,关掉刷到麻木的短视频,突然问自己:我今天干了啥?
跟了5年的领导说 “公司要裁员,你多担待”,我笑着点头 “没问题”;晚上刷到朋友Fire后旅居大理的朋友圈,手指划走的瞬间,心里空了一下。前者是我的真实经历,后者是我的日常。
年初从北京搬到成都后,我开始参加一些社群活动,发现30+的伙伴们大多和我有过一样的状态:大家好像都对生活少了点“劲儿”。
财务上的压力、亲密关系的摩擦、年龄带来的力不从心,这些中年绕不开的课题,似乎让很多人提前进入了“低消耗”的人生阶段。
当被问起“你真正想要什么”,得到的往往是一句反问:“为什么一定要有‘想要’的东西?这样活着也很好啊!”
中年选择“收着活”,或许是经历摔打后的自洽,或许是对内卷的主动祛魅。这本身无关对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