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招行行长王良,曾在今年二季度引爆过一个行业话题——银行业净息差与不良率倒挂,后者比前者高。
王良的观察一度引起了众多从业人士共鸣和深思。结合上下文语境,其核心论点并不是简单将两个指标进行数学上相减,得出差值。王良试图表达的核心观点是:如果不良率和净息差的水平出现倒挂,则意味着银行难以覆盖信用成本、运营成本和资本成本,这对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将带来巨大挑战。
业内人士的观察总是灵敏。从行业面上来说,今年一季度确实是两个指标倒挂的重要拐点:银行业不良贷款率由2024年四季度的1.5%上升至1.51%;而净息差则由1.52%更大幅度缩窄至1.43%。
到了今年二季度,两个指标倒挂的趋势还在延续:截至6月末,银行业净息差跌至1.42%,而同期不良贷款率为1.49%,差值为7个BP。但也能看出向好趋势:二季度净息差收窄幅度为1个BP,而不良率的降幅为2个BP,可以理解成二季度银行不良出清的力度,稍微比息差收窄的力度要大了。
券商中国记者统计披露了今年上半年末净息差和不良率的46家银行(含全部A股42家上市银行)数据发现,共计17家银行出现净息差和不良率倒挂现象。
9家银行不良率高于净息差20个BP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