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光伏行业“内卷式”竞争不断加剧,部分企业通过虚标功率、低价倾销、低质竞争扰乱市场,导致产业“增产不增收”“增收不增利”“赔本赚吆喝”,造成产品质量下降和安全风险突出。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当前光伏各环节年产能超1100GW,而2025年全球与中国乐观需求分别仅为600GW和250GW,产能已达全球需求的1.8倍。同时,叠加产品同质化、技术创新不足,低价竞争愈演愈烈。
今年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多次出手治理光伏产业无序竞争。从治理效果来看,光伏产业的“反内卷”已初见成效。
2025年8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社会工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等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进一步规范光伏产业竞争秩序。
会议主要讨论四大方向,包括加强产业调控,以市场化法治化方式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遏制低价无序竞争,打击低于成本价销售;规范产品质量,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等行为;支持行业自律,发挥行业协会作用等。
今年以来,有关部门还围绕新能源车、电商平台等新兴行业开启了“反内卷”行动。
不同行业的“内卷”,表象上主要是激烈的价格战,但背后驱动的原因并不完全相同。因此,除了召开行业座谈会,深入分析各行业的差异,再对症下药同样重要。
未来,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规范光伏产业相关市场秩序,推动行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跃升”转型。
强化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畅通落后低效产能退出渠道,充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