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韩忠楠
为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切实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秩序部署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社会工作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于9月10日宣布,已于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3个月的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行动。
专项整治行动聚焦汽车行业网络生态中的三类突出问题,划定了整治“硬边界”。三类问题包括非法牟利、夸大和虚假宣传、恶意诋毁攻击。
对于非法牟利相关问题,监管部门将重点整治“造热点赚流量”的恶意操作。对通过伪造图文视频、虚构事件情节,刻意炒作车企负面话题、歪曲解读销量数据、攻击企业发展战略等行为,坚决打击其借负面流量收割商业利益的模式。
同时,六部门将严查“以监督之名谋私利”的违规行为。针对部分主体利用话语权优势,打着“新闻监督”“舆论监督”“科普”旗号,通过“以商养测”、“以测养商”、开展不规范测评等方式牟利,甚至以“保护费”相要挟的行为进行严查,同时整治在车企产品上市、融资等关键节点,通过发布虚假负面信息、在评论区带节奏等手段,胁迫企业合作的恶意行径。
对于夸大和虚假宣传的治理,监管部门明确严禁对汽车及动力电池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情况等进行虚假描述或引人误解的宣传,杜绝以不实信息欺骗、误导消费者的行为,同时将整顿测评与数据发布乱象。重点查处汽车企业操纵测评机构、账号开展虚假测评的行为,严厉打击引用或捏造虚假数据、选择性披露销量信息,以及随意设立名目发布各类汽车销量榜单等违规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