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中国车市的竞争大幕已然落下。在产销同比增长背后,车企的盈利状况却呈现出明显的分化态势。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20家主要上市车企中,仅有不到45%实现利润增长,即便将核心利润来自新能源与高端品牌的吉利计算在内,也仅有半数企业勉强维持盈利状态。这一数据揭示了中国汽车行业在营收增长之下所面临的盈利挑战。
从行业整体利润来看,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1-6月汽车行业收入达到50917亿元,同比增长8%;然而利润为2444亿元,同比仅增长3.6%;汽车行业销售利润率为4.8%,虽略好于2024年,但仍处于历史次低位。
华创证券的研报指出,尽管2025上半年自主上市车企销量同比均实现增长,且除长安汽车外环比也都有所增长,但板块净利润同环比下滑幅度较大,多数车企单车盈利下滑,反映出第二季度终端价格竞争依然激烈。
在这场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愈发显著。记者统计的20家车企总净利润约474.5亿元,其中比亚迪一家就独占155.11亿元,相当于日赚8500万元,占这20家主要车企利润总额的33%。
此外,多数传统车企虽已跨过盈利红线,但仍面临“增收不增利”或“量利齐跌”的挑战。
民营车企冰火两重天
民营车企之间的业绩分化正在加剧:比亚迪一路领跑,吉利依托新能源销量逆势增长,长城则明显掉队。
比亚迪凭借品牌高端化与规模化优势,持续巩固其利润支柱地位。今年上半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