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多挑战之下,白酒行业的深度调整仍在持续,但在困境之中,也蕴含着新的发展方向与机遇。
从财报数据看,2025年上半年行业整体表现不佳。白酒板块23家上市公司里,仅6家实现营收、净利润正增长,且多为个位数微增,贵州茅台、五粮液、山西汾酒等龙头企业增速也放缓。其余公司大多营收、净利润双降,部分酒企降幅显著,有4家亏损。其中,顺鑫农业上半年净利润1.73亿元,同比降59.09%;酒鬼酒上半年净利润约900万元,同比降92.6%;*ST椰岛和金种子酒净利润分别同比大幅下降440.62%、750.54%。
白酒行业深度调整还体现在规上企业数量及产业数据上。8月28日举行“2025冀酒高质量发展圆桌会”上,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介绍,2025年1—6月,白酒规上企业887家,同比减少100多家;产量191.59万千升,同比降5.8%;销售收入3304.2亿元,同比微增0.19%;利润876.87亿元,同比降10.93%。
当前,白酒行业处于“政策调整、消费结构转型、存量竞争”三期叠加的深度调整期,头部企业优势扩大,消费场景与价格体系待重构。
消费结构上,消费者更注重性价比,理性化趋势加深,主销价格段向100元—300元下沉,500元—800元价格带生存艰难;存量竞争中,行业集中的趋势凸显,市场份额加速向优势品牌、企业、产区集中。
消费场景方面,作为白酒重要消费场景,餐饮行业增速放缓直接影响白酒销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6月,餐饮收入2.75万亿元,同比增长4.3%;6月单月,餐饮收入4708亿元,同比增速为0.9%。商务宴请、宴席等传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