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哑铃策略是股票市场上的一种较为常见的投资模式,其特点是将资金主要分布在价值股与成长股这两个方向。由于价值股和成长股的投资重点差异很大,具体的操作模式也不尽相同,因此有人将这种对不同类型品种进行组合投资的模式称之为哑铃策略。
不过,前一段时间,这一策略受到了挑战。当时的情况是,作为哑铃一端的低波高息价值股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调整,比如银行板块,一度跌幅达到10%左右。而哑铃的另一端,成长型题材股则有明显的上涨,特别是因雅江水电工程开工而引发的相关概念股上涨,以及创新药板块的上攻行情,让很多投资者感受到了久违的财富效应。于是就有人提出,投资者是否不再需要哑铃策略,而是可以重仓成长型题材股,在相对较大的行情波动中获取更高的收益?
回顾一下历史。在A股市场上,哑铃策略很早就被提了出来,但真正流行是近几年的事情。过去,市场投机性比较强,人们热衷于短线操作,各类题材股此起彼伏,价值股则乏人问津。到了近几年,大盘整体承压,题材股不断降温,所提供的操作机会也越来越少。相应的,新入市的机构投资者把目标对准了价值股,在这个方向上大量投入,推动了价值股的逆势上涨,进而让低波高息股票成为市场上的亮点。
去年“9·24”以来颁布的很多政策,均鼓励资金流入这些股票。当然了,就股票的活跃度以及价格弹性等因素而言,成长型题材股仍有吸引力,在市场企稳的背景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