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技术走向商业化落地,机器人也悄然闯入了这届"双11"。
10月末的新品发布会上,加速进化正式推出了入门级具身智能开发硬件平台Booster K1,售价2.99万元,同时公开作出行业内并不常见的承诺:针对双11全款订单,今年12月底若未交付将执行3倍赔付。
在行业尚处蓝海,大量技术有待验证、demo(演示原型)有待量产的阶段,这样兜底式的表态不算常见——比起给客户的定心丸,更像企业给自己设下的一道硬门槛:用明确的交付截止期限,给自己的产能调度、供应链稳定性和售后响应能力做一次公开的压力测试。
而这场带着自我要求的承诺,也让"机器人参与双11"的话题有了新素材。在此之前,松延动力同样推出了消费级人形机器人,宇树科技也曾于近期发布其H系列的升级款H2,但产品并非入门款、消费级。
扎堆出新品、定策略的具身智能企业们,于"双11"这个节点照见了行业商业化一步步走向成熟的路途。
01. 差异化的To E路径
在足球这项运动上,能让德国人"破防"的情况并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