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箭18星直冲云霄,“千帆星座”在轨卫星已达108颗;产业链企业从40余家向50家冲刺;2024年规上产业规模213.8亿元,同比大增39.3%——这是松江区卫星互联网产业交出的最新“成绩单”。
10月22日,2025松江区卫星互联网产业链活动举行,政产学研金等领域代表齐聚一堂,共话产业发展大计。集群党委揭牌、专委会成立、金融方案签约、企业战略合作……一系列重磅举措密集落地,绘就清晰发展蓝图:到2027年产业规模超300亿元,到2030年突破500亿元,到2035年冲刺千亿级产业集群。
卫星互联网是数字经济的“天基脊梁”,是未来产业的核心赛道。松江作为上海先进制造业重要承载地,正举全区之力抢占产业制高点,从政策、平台、资金到党建引领全方位发力,构建从卫星研制到应用服务的完整产业生态。
政策护航产业集聚
绘就千亿发展路线图
松江的卫星互联网产业发展基础扎实。2024年全区规上产业规模已达213.8亿元,同比增长39.3%。数天前,松江企业垣信卫星运营的“千帆星座”第六批次卫星成功发射,使在轨组网数量达到108颗。其中两批次共36颗卫星由松江企业格思航天研发制造,该企业年产能可达300颗,第二工厂正同步建设。凭借“千帆(星座)”运营主体垣信卫星、卫星制造商格思航天、g60卫星数字工厂等智能制造基地,松江已形成从卫星研制到应用服务的完整产业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