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消息,距离上一次星舰试飞已经过去两周时间,工程师们诊断出了隔热罩存在的问题,确定了改进方案,并为下一次太空制定了初步计划。
SpaceX负责建造与飞行可靠性的高管比尔·格斯滕迈尔(Bill Gerstenmaier)于本周一在克利夫兰举行的美国航天学会格伦空间技术研讨会上公布了这些信息。
星舰于8月26日从SpaceX位于美墨边境以北的得克萨斯州星舰基地发射升空。这是SpaceX超重型助推器与星舰上面级的第10次全尺寸联合试飞,二者共同组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火箭。
8月26日的试飞有两大核心目标。首先,SpaceX需要解决此前三度困扰星舰完成试飞任务的推进和燃料系统问题。其次,工程师们亟需获取星舰隔热罩的关键数据。当再入大气层时,这个由数千块隔热瓦构成的阵列负责覆盖着飞船腹部。
格斯滕迈尔表示,“整体进展极其顺利。”
升空后一个多小时,星舰自主引导至澳大利亚西北部的印度洋,实施了受控溅落。飞船最终落点距离目标点不到10英尺(3米),附近布设的充气浮标完整记录了其最后的下降过程。
从浮标及附近悬停的无人机拍摄的影像可见,星舰最初是以腹部朝下的姿态坠落,然后在溅落前瞬间点燃六台猛禽发动机中的三台,实现船体翻转并直立入水。但飞船仍留有“战斗痕迹”:尾部及襟翼有肉眼可见的损伤,最引人注目的是飞船侧面的大片锈橙色斑痕。
SpaceX创始人埃隆·马斯克(Elon Musk)表示,变色是因为测试用金属隔热瓦的氧化反应。安装这些金属瓦是为了对比它们与船体上大量陶瓷瓦的耐用性和隔热性。马斯克说,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飞行中几乎所有隔热瓦都全程保持完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