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深刻的变革,正在工业世界里悄然发生。在那些由数据、代码和精密机械构成的工厂深处,传统的控制系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智能化、柔性化、高效化,这些一度遥远的概念,如今已成为驱动整个行业向前发展的核心引擎。
在这股浪潮中,一种以PC架构为核心的工业智能计算机(IPC,简称工智机)正异军突起,它不仅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更被视为有望取代传统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下一代主流选择。想象一下,当DeepSeek这样的大语言模型被引入工厂,与机器直接“对话”,编程将不再是少数工程师的专利,人机协作的边界将被彻底改写。
立于潮头的中科时代,正是这场变革的积极探索者。这家脱胎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高新技术企业,凭借其深厚的技术底蕴和前瞻性的战略眼光,为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构建自主可控的“神经中枢”。他们的核心产品——工业智能计算机,以及基于“软件定义”理念的“算控一体”解决方案,已在半导体、光伏、新能源等领域拿下多个关键客户。
要真正理解这场变革的脉络,以及中科时代选择的道路,就必须将目光投向一位行业老兵——张松。这位中科时代资深副总裁的职业生涯,几乎是一部浓缩的中国工控行业发展史。从一名亲历现场总线技术萌芽的工程师,到深入市场的销售精英,再到如今深耕工业智能计算机赛道的领军者,张松始终站在技术与市场的交汇点。他的故事和思考,提供了一个绝佳的窗口,去窥见工业控制的未来,以及那个由代码和算法驱动的的新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