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项由香港城市大学、中科院自动化所等多家知名机构联合开展的研究发表于2025年8月,是首个系统性研究扩散大语言模型量化技术的学术成果。有兴趣深入了解的读者可以通过arXiv:2508.14896v1访问完整论文。研究团队由林浩昆、徐浩博等学者领导,他们来自香港城市大学、清华大学、哈佛大学、中文大学香港分校等顶尖学府。
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今天,大语言模型就像是一台超级智能的文字处理器,能够理解和生成各种文本内容。传统的大语言模型采用自回归方式工作,就像我们写作文时一个字一个字地往下写,前面的内容决定后面写什么。但最近出现了一种全新的方法——扩散大语言模型,它的工作方式更像是在一张模糊的画纸上逐渐清晰地显现出文字,能够同时考虑前后文的关系,提供更精细的文本生成控制。
然而,这些强大的扩散语言模型面临着一个现实问题:它们实在太"庞大"了。就像一座装满书籍的巨大图书馆,虽然知识丰富,但要把它搬到普通人的手机或电脑上几乎不可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人员开发了各种"压缩"技术,其中最受关注的就是量化技术。量化技术就像是将图书馆里厚重的精装书换成轻便的口袋书,在保持大部分内容不变的情况下,大幅减少存储空间和计算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