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数字化时代,我们经常需要将现实中的3D物体转换成电脑能够理解和编辑的形式。传统的方法就像用手工一点点雕刻一样费时费力,而现在,来自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清华大学等机构的研究团队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MeshCoder。这项研究发表于2025年8月的arXiv预印本平台,论文编号为arXiv:2508.14879v2,有兴趣深入了解的读者可以通过该编号在arXiv网站上访问完整论文。
研究团队由戴炳权、罗李瑞等多位研究者组成,他们分别来自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分校、北京理工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广州)。这个跨机构的合作团队致力于解决一个看似简单但实际极其复杂的问题:如何让电脑自动将3D物体的点云数据转换成可编辑的代码程序。
要理解这项研究的革命性意义,我们可以把传统的3D建模过程想象成用泥土捏制陶器。艺术家需要一点点塑形,修改任何细节都需要重新开始或进行大幅调整。而MeshCoder的方法就像是给了我们一份详细的制作食谱,只要按照食谱操作,就能做出完美的菜肴,更重要的是,想要调整口味时,只需要修改食谱中的几个参数即可。
这种转变的核心在于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