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秒钟就可以生成一张宫崎骏漫画,有人惊呼:顶流动画大师要被AI取代了?但业内人士更关心的是数字时代,人类的创造力能否跟上技术迭代的速度,AI带来的变革会不会改写美学标准?
这样一种关心,恰与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的“提视造境 Promptoscape:国际人工智能艺术文献展”形成了饶有意味的呼应。这个展览汇集来自全球十个国家和地区20多位AI艺术家和艺术团体的31件/组作品,想要讨论的,不在于AI生成了什么样的图,而在于它是怎么“想”的,怎么和人类一起“想”的。
由此可见,人们或许需要重新审视AI给艺术带来的威胁或是改变,合力探索如何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让AI生成更多更惊人的创意——这才是真正能够照亮艺术行业未来发展的。
用AI创作进行文化实验,探讨技术带来的新议题
与其说“提视造境”展是一次展示,不如说它是一次发问,一次生成性文化实验。涵盖实时交互、行为表演、机器演出、观念艺术、具身智能、动态装置等横跨多重媒介谱系的作品,围绕多个交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如AI艺术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