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8拉稀,i6就不拉稀。
理想i8上的一系列骚操作,包括但不限于定价、配置规划、营销等问题,在理想i6上均得到了改善,用一句话来形容理想的电车计划,就是:
知道疼了,而且很疼,所以知道收敛了。
看完全新理想i6的发布会,有一种感觉:这车能成,这车可能算不上多强,但理想一定是学聪明了,相比于现在这个非常沉稳的李想本人,我还是喜欢当年那个目中无人,狂傲的李想。

从MEGA到i8,理想的电车路线,非常坎坷。
坎坷的原因,还是因为理想的REEV技术路线太成功了,从(丨)到后来的理想L系列,挂着发动机的理想太好卖了。
好卖到,理想成为了第一个成功盈利的新势力,一年销量接近50万,相当恐怖。
这份自信,我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李想本人的得意:我们的产品太成功了,直接上纯电吧!然后定了一个非常孤傲的价格。
结果就是,你看到了50多万的纯电,设计相当超前,超前到和用户撕裂。
 
                                     
                                     
                                     
                                     
                                     
                                     
             
             
             
             
             
             
             
             
             
             
             
             
             
             
             
             
             
             
             
             
             
             
            